HS留学小说网>科幻灵异>金疙瘩的科举之路 > 第107 章 回村
    “知道了爹,你们听我说,我说的不是青团,我说的是鸡蛋饼、杂粮饼这些。”“什么叫鸡蛋饼、杂粮饼,听都没听过,是有鸡蛋、面粉嘛?”说到吃食老张氏来了兴趣。一旁的王氏宋三牛也来了兴趣,以前水蛭干和咸鸭蛋可就是儿子告诉他们的,难道儿子又有什么好想法了?“对,奶奶真聪明,既然面粉可以做包子馒头,为什么不可以做成薄饼,在上面放些小菜卷在一起吃呢!”宋四河对着老张氏竖起一个大拇指毫不吝啬的赞扬道。老张氏被孙子这么直白的夸奖整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,宋大年看见老伴别扭的样子,低着头一边刻着竹筒,一边偷笑。“儿子,你在细致讲讲,这鸡蛋饼、杂粮饼到底都需要什么,我看看成本多少,要是做了该定价多少。”宋三牛放下手里的刻刀和竹筒一脸认真道,他是真觉得做生意还是把握在自己手里好,即使少赚一些,也比人家说断就断好。“鸡蛋饼,得有鸡蛋、糙面粉、土豆丝、海带丝,最重要的是要大酱和辣椒粉,杂粮饼也是一样,玉米粉,或者糙米粉都行,爹,你算算成本。”“鸡蛋、糙米粉、土豆丝、酱料这些都好说,主要是辣椒粉和昆布,辣椒粉便不用说了,之前去醉风楼吃饭我也好奇问过刘掌柜,说是比盐的价格还稍微贵些,昆布虽没有那么贵,靠海的那些地方更是遍地都是,但是运到我们这边一斤也要十文,这些零零总总加起来,一张鸡蛋饼没有五六文钱可下不来,就这还不一定够。”宋三牛在心里盘算了一小会,忧心道。王氏却觉得能做,“三牛,这些就是靠嘴码出来的,等我们明回家了,自己做试试看在看看具体成本怎么说。”一旁的老张氏连连点头:“就是就是,还没做呢,就想那么多,等明回来了,咱们先做试试再说。”宋大年也是一样的想法,材料什么的先少买些试试看,要是味道不错,他们家这铺面正好也能用上,到时候他们老俩口也有事情做,不然天天闲的屁股都疼,于是点点头拍板道:“我看行。”又转头看向小孙子,慈爱的摸了摸小孙子的小脑袋笑道:“读书就是好,看我家小孙子都知道为家里分忧了。”“哈哈哈。”宋三牛听到儿子被夸就来劲哈哈笑着,伸出手摸了摸儿子的小身板,想着儿子不仅是他这一辈的唯一的儿子,更是他的骄傲,家里的房子牛车,可都是因为儿子才有的。王氏把锅里最后一个青团拾到木盆里,洗了把手笑道:“行了,天不早了,都回去休息吧,爹、三牛你们也别做了,晚上做伤眼。”“行。”两人也正有此意,把工具收拾好,起身回房。宋四河和几个大人打了一声招呼,也蹬蹬蹬的往自己房间里跑。回到房间,睡在床上把今天的所学背诵一遍,又把前边学过的知识也捋了一遍,这才安心睡去。知道爹娘清明肯定回来,宋二牛翌日一早便驾着牛车来了。王氏把青团收拾好放在背篓里,又把宋三牛一早出去买的香烛、纸钱和贡品一起放进去,几人一同上了牛车,因为祭拜祖先一般都是早上,所以他们出发的时间比较早,空气中还带着一丝凉意,王氏把儿子搂在怀里,一路上慢悠悠的晃着。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,这句诗说的一点也不错,虽说没有下雨,但细密的雾丝笼罩着远处的山峦,仿佛披上一层轻纱,朦胧而又神秘,和天气阴雾绵绵不同,车上的宋家人心情很好,突然从村里住到镇上,时间久了,还有些想宋家村了。有牛车就是快,不一会便到了宋家村,宋家村这两天也是热闹的不行,聊的最多的就是这宋三牛家到底做什么生意,赚了多少钱,居然能跑去镇上租房住,听村里去镇上卖菜的人说,宋三牛租的房子还带个铺面,气派的不行,这人住在村里时候,大家还不觉得贫富差距大,如今人家去了镇上,在看见宋三牛一家,居然显得有些拘谨怎么说?“婶子老叔回来啦,这可是有一段日子没见了。”村长儿子宋平扛着锄头点头招呼笑道。“小平啊,你这是去地里?”宋平笑着点点头,“对啊,准备把地刨一刨松松土。”老张氏挥挥手笑道:“那是得早点去,不然太阳大了,土就不好刨了。”从村口往老宅走的这点距离,老张氏和老爷子一路上跟当官巡查一样,一路上挥手示意,就连人家在院子里干活,都能打声招呼,老俩口这是显摆呢,关键是二伯和老爹两人还特别配合,牛车行驶的非常慢,宋四河都想跳下去自个走了。终于到了家门口,就见大房二房所有人早早的站在新宅这边等着了,这是等着一起去祭祖呢,祭祖一般都是由家里老一辈带着去的,所以两房人想着宋二牛带老三一家应该快回来了,便早早在新宅前等着了。“四河,你终于回来了,我还以为你们私塾不放假呢!”宋三河看见牛车第一个冲过来,等宋四河下去后,上前牵着宋四河蹦蹦跳跳的比划着。“爷奶,三叔三婶,小弟。”其他几个大房的孩子一一上前打招呼。宋四河也乖巧的走过去打招呼道,“大伯大伯母,二伯母,大哥大哥大姐二姐三姐早。”接着从自己小挎包里,拿出头花,给几个姐姐一人分了一个,笑着道:“大姐二姐三姐,这是我在镇上看见的,瞧着和你们很相配,便买来送你们。”大花二花三花接过头花,高兴的不得了,虽说偶尔也有货郎过来,但货郎卖的单一没什么可挑的,小弟带回来这些都是新款式,几人都很高兴,小弟对她们真好。李氏见自己两个女儿都有,笑意加深不少,自家男人说的不错,这四河性子确实不错,去镇上都能想着他们。王氏脸上勉强也露出一丝笑意,心里却暗自嘀咕着:真是老天不公,他家一辈子勤勤恳恳赚不到钱,居然让这一家混不吝的赚钱过好日子,不过走了也好,最好不要回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