稍后,赵朔走下高台,改为由军法官抹赤别都温主持,为战死将士和驻守在远方的将士发放财物。
当然了,这些战死或者驻守远方的战士,指的是草原战士。汉军八旗的家眷分驻抚、昌、桓三州,以及河北、山东。赵朔不可能让他们的家眷远行千里以上,到哈尔喀贵城来。
由于大量使用签军,草原战士战死的并不多,总共三百二十二人。
驻守在外的草原战士,也就是两千三百飞鹰军以及捷列克河谷的一个千人队,总共三千三百人。
对于战死草原战士的家眷,抹赤别都温在高台上摆下十张桌子,每张桌子上立好一块牌子,牌子上分别写下赵朔麾下十个千户长的名字。每张桌子由一个五人的军法小组负责,为该千户战死的草原战士的家眷发放战利品和抚恤。
对于飞鹰军战士的家眷以及捷烈克河谷战士的家眷,则是发放战士们送回来的财物。
抹赤别都温把他们按照原本百户的划分,分成了三十三队。三十三个军法小组,在高台下发放战士们委托带回来的财物和书信。不但发放,还要家眷们签下回执,证明收到了哪些东西。
整个过程有条不紊,不到天黑就发放完毕。
接下来,就是一场盛大的庆功宴。
这场庆功宴在三天前就开始准备了,杀了一千头牛,三千只羊,以及一千匹老马。这些肉食不但或者烧烤或者炖煮,而且加了从波斯诸地掳掠回来的香料。
孜然和胡椒是必放的。
这两种香料虽然已经通过中西方贸易,在华夏出现了,不过价格太过昂贵。尤其是胡椒,价格堪比黄金。草原人生活俭朴,可不会花大价钱买这些香料。
现在孜然和胡椒被毫不吝啬地放入肉食里面,让草原的百姓们通过口舌,品尝品尝战士们征战的成果,体会体会异域风味。
有的煮肉大锅里面还放入了波斯特产的藏红花,虽然香味颇足,但特意嘱咐怀孕的妇人和受伤的人不要食用。
酒水既有草原传统的马奶酒,又有赵朔工坊内产的醴酒。现在赵朔的工坊里面已经开发出了各种酒类,但最对草原人胃口的还是四十二度醴酒。
所有肉食和酒,对草原人、赵朔体系内的工匠及其家属是完全免费的。
哈尔喀贵城内的商人们和他们的家属,每人只要交一百文就可以参与,放开吃喝。
也就是收个成本价了。
但很多商人和伙计们,这时候顾不得什么吃喝。
现在正是做生意的好时候。
最普通的将士手中都有价值五百两银子的财物。那些战死将士的家属手里,只会更多。
手里有了钱,不就有消费的冲动了吗?
小孩子的玩具,妇女的胭脂水粉,日常的家用器物,都大受欢迎。此时不做生意,更待何时?